🚲A來的電動腳踏車

最近跟家人聊到 AI 的發展,產生一段有趣的對話,於是寫了這篇短文。

最近跟家人聊到 AI 的發展,產生一段有趣的對話,於是寫了這篇短文。

上半部有發在我的 Threads 跟 Twitter 上。本來稱之為「幹來的電動腳踏車」,但我後來改成「A來的電動腳踏車」,取 AI 的諧音。

下半部則是會員限定。


靠 AI 開始寫程式、文案、圖片,其實是很棒的起點。
但這些速成作品看多了,會發現:決定成品水準的,還是創作者的鑑賞力
自己看不出問題,就無從改進。

快速衝上小山丘,接下來就要下坡了

前幾天我跟我妹聊到這件事。她是完全不懂程式的藝術人。

我說:「很多人用 AI 寫程式,好像很快就能衝上一座小山丘。
但到了山頂之後,反而不知道下一步要往哪走。
其實接下來要下坡,才能去爬更高的山。」

她秒回:「衝那麼快,感覺是騎電動腳踏車欸——而且還是幹來的!

害我在咖啡廳笑到停不下來,差點聊不下去。

這比喻太妙了。Steve Jobs 說過:「個人電腦是心智的腳踏車。
那麼 AI 工具就是「A來的電動腳踏車。」

AI 也是能幫助人創造很多東西的工具。關鍵是你怎麼用、會不會用。

最近我思考的問題,已經不是怎麼樣用 AI 提升生產力。
而是:怎樣持續強化自己的鑑賞力。 不管是軟體、寫作,還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