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累積就不會焦慮了
資訊焦慮往往來自「覺得學不完」。分享一個簡單實用的技巧:開設一個專門帳號,把看過的開發資源轉貼並加上個人心得。透過「擠出一兩句話」的動作,不但能深化學習,還能慢慢累積知識、建立自信,甚至喜歡上與他人互動的善意。
分享一個小技巧、小習慣,來克服資訊焦慮。
資訊焦慮往往是因為覺得有好多東西要學,學不完,不知道從何開始,乾脆放棄。但其實,只要開始累積一點東西,自然就會解掉焦慮的狀況。
我從以前就有這個習慣:遇到 iOS 開發的坑時,很希望別人不要碰到一樣的問題。以前世界各地的 iOS 開發者喜歡在 Twitter 上分享(當時 Twitter 這間公司與 iOS 開發者社群的關係特別良好),所以我也在 Twitter 發表很多推文。這意外地讓我長時間下來累積了很多有益的東西。
後來,當我開始寫 Apple 開發者週報的時候,又多了一些蒐集、消化,再撰寫出來的過程。每週都寫,就每週都有一些產出跟進度。
我沒有資訊焦慮,因為或多或少,總是有消化了一些東西。
消化之後,變成什麼養分先不說。至少心裡會有踏實感,覺得自己有做了一點什麼。
開一個新帳號吧
我推薦你做的事情很簡單。
現在就開設一個專門用於開發方面 SNS 帳號,把讀到的資訊轉貼,同時加上自己的一兩句話。
現在的 Twitter 充斥太多垃圾資訊,如果你不愛用 Twitter,推薦新開一個 Mastodon 帳號。特別推薦這個 iOS 開發者專屬的 Mastodon 伺服器:iosdev.space。
不想跟個人身分混淆的話,可以用全新的名稱,就把它當成你在 iOS 開發方面的專門帳號。
Mastodon 的 iOS apps 很多。不知道用哪個的話 ,可以用官方的、Ice Cubes(開源),或是 Ivory(付費產品)。
快速讀過,貼出連結跟心得
以後,當你看到一篇談開發經驗或技巧的文章、一場研討會演講錄影、一部 YouTube 影片、一個課程片段,有興趣就當下把它看過去。不要存起來以後才看。存著往往就不會看了,而那正是你的資訊焦慮來源(我個人不相信所有 Read it later 工具的效果。對我來說:Read it now or never)。
其實快速掃過去一篇文章的重點,也花不了你 3 分鐘。在第一次看到有興趣的當下就點下去看,是最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