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過勞:AI 時代的生產力陷阱

最近我在使用 Claude Code,在短短的幾天內就用它完成了非常多的事情。之前也寫了來玩 Claude Code 那篇文章,邀請大家一起來使用。

前幾天,Google 也推出了非常類似的工具 Gemini CLI,所以我們現在有更多的選擇,甚至可以交叉使用這些不同的工具,因為它們各自有擅長的地方。

但是,我很快就注意到自己使用這些 Agentic AI 工具會上癮。於是,我在最近一集的 weak self podcast 裡面提到「能者過勞」這件事情,提醒大家要適度休息。今天來把這些想法寫成文章。

當 AI 成為你的「優秀員工」

當你發現一個工具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的時候,一開始應該會覺得很高興,因為這可以省下大量工作時間。但是像 AI Agent 這種工具,它快速做完之後就會停下來等你的輸入,也確實能接住你的需求,就會想再給它下一步的工作,甚至不斷想要丟更多工作。

我們可以說,這其實就是一個慣老闆的心態吧。當你發現一個優秀的員工表現很好,而且工作效率很高的時候,你會怎麼「使用」這個員工呢?會讓他做完之後就去休息嗎(尤其這個員工是 AI)?應該更會傾向想:「既然你這麼厲害,就多做一點」吧!

所以,AI 工具你用得越好,只會越用越多而已,因為你總是會有事情可以找它來做。而且以 Claude Code 的吃到飽方案來說,你用得越多,它越划算。不用實在太吃虧了。

透過 AI 工具,我們個人的效率可能會提升。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是員工,主管或老闆看著我們使用 AI 工具的效率提升了,那他們對我們工作效率的期待也會上升。

歷史不斷重演

這其實並不是什麼很新奇的事情,而是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不斷歷史重演的一件事情:生產力工具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人們的工時並沒有減少,工作量也並沒有減輕。

不會因為你的工作時間減半,就只需要上一半時間的班,對吧?人們永遠只會有更多的事情要做。